近年来,张双楼煤矿立足“全国智能化示范煤矿”定位,加快实施安全培训教育“智改数转”,大力推进培训教学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升级,不断完善现代化安全培训教育体系,为矿井带去了全新的安全培训教育体验和效果。
线上“课堂”解锁安全培训新模式
“今天你在‘双楼培训大课堂’学习了吗?”
“每天都学,攒了上千积分,准备去商城兑换呢……”
自从“双楼培训大课堂”微信小程序上线后,在该矿职工中就掀起了安全知识学习热潮。
“双楼培训大课堂”微信小程序是该矿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打造的线上安全培训平台,集合学习资料库、积分排行榜、商城以及考试、练习等功能频道,支持移动(手机、平板)端和PC(电脑)端兼容互通,把安全课堂搬到线上,突破时空限制,让安全知识学习变得触手可及。
“我们推出积分商城,鼓励职工通过学习资料、参与答题、观看视频等获取积分,到商城兑换商品。”该矿职工学校副校长肖长华介绍道。
通过建立积分兑换机制,对职工形成正向激励,推动该矿安全培训从传统的教授模式走向了职工自主学习模式,培训效果大大提高。
“除持续更新常规学习资料外,遇到上级部门要求或安全生产特殊节点,我们还会在小程序首页开辟相关学习专栏,为职工‘加餐’。”肖长华说。
如今,每天点开“双楼培训大课堂”学习,逐渐成为了该矿职工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打造培训体系“智慧大脑”
“如果说小程序是‘前端’,那么张双楼矿安全培训管理平台就是‘后端’,管理着我们几乎所有的安全培训信息。”职工学校教师王琨介绍说。
张双楼矿安全培训管理平台是该矿打造的安全培训“智慧大脑”,集小程序管理、培训资料存档、人员信息查询等功能于一体,拥有学习资料、题库、考卷、用户、培训班、教师、课程、证书等十一个模块的管理权限。
从“双楼培训大课堂”学习资料的更新、数据统计,到每一期安全培训教学计划的审批、信息管理等工作,都离不开该平台。
借助平台,该矿对每一期培训教学计划、全矿学员信息、考试成绩、培训证书等全部建档管理,形成“一期一档”“一人一档”。
该矿职校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查看自己的教学计划,其中授课时间、教学重点、学员名册等信息一目了然。同时,学员参加学习、培训、考试以及证书获取等情况通过平台自动记录存档,实现了安全培训智能化监管和培训档案规范化管理,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全矿安全培训现状,保障全员培训得到有效落实。
“沉浸式”学习入脑入心更促行
粉尘爆炸事故有多大伤害?井下发生火灾如何正确逃生?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会经历什么?你尽可以通过张双楼煤矿安全生产VR考核系统“感受”这一切。
“请佩戴自救器后再进行撤离!”“您已抵达轨道上山……”
在该矿职工学校教室,一群学员围坐一圈,其中一名学员在教师指导下,头戴头显设备,仅通过操作手柄就沉浸式体验了一场逼真的的井下火灾事故,并最终安全撤离,成功“脱险”。
该矿建立的安全培训VR交互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高度逼真的井下场景,通过体验者操作手柄与三维虚拟场景中的内容进行互动,体验学习安全事故发生过程、案例详解,以及如何避免事故发生、发生事故后如何逃生等安全知识。
系统注重互动体验,通过虚拟场景呈现、交互式操作和即时反馈,有效提升了学习参与度和效果。
除模拟火灾事故外,系统还包含粉尘爆炸事故、煤仓崩溃事故、矿山应急救援演练、瓦斯抽采作业前安全检查等13种虚拟场景教学内容,学员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体验内容,系统会给予即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员理解掌握正确操作方法,提升安全意识,培养良好安全行为习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特殊工种实操训练告别“纸上谈兵”
煤矿因其行业安全特性,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有着严格要求,然而受场地、安全风险、人员素质等限制,对特殊工种的培训教学一直停留在口述阶段,影响了特种业人员培训考试质量和安全技能提升。
但自从该矿建立实操考试训练教室后,这项问题就迎刃而解。
实操考试训练教室拥有井下电气作业实操考试考核系统、瓦斯检查实操考试系统等两套实操培训系统,支持特种作业人员的实训、实操、实考。
前者包含正式考试、培训练习、模拟考试三种模式,采取“智能系统+设备”的方式模拟真实考试,全程无人干预,由“考生”自行输入身份信息,选择不同模式独立操作设备,智能系统将自动评判操作,给出相应得分及步骤详解。
后者则是利用VR仿真技术,对学员进行交互式智能考评,高度还原井下八种异常情况场景,考察瓦斯检查工应急处理技能和安全避灾能力。
两套系统通过模拟真实考试,对学员进行考前实操训练,让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告别了“纸上谈兵”,解决了因考培分离出现的实操能力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质量。
目前,该矿拥有煤矿井下电气作业持证人员233人、瓦斯检查作业持证人员88人,实现了全员持证上岗。
越来越多的培训教学新技术、新装备在该矿应用,安全培训含“智”量含“数”量不断提升,让智能化安全培训成为该矿现代化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