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精细化,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抓手。”如何扎实推进,大幅压缩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增创更多效益?
老母坡煤业围绕“一降”精益管理,落实落细各项管控措施,严控可变成本,堵塞管理漏洞,深挖降本增效潜力……正以顽强拼搏的韧劲、久久为功的定力,扎实推进每项工作,助力企业跑出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长效运行纵深推进
“‘精细化’不是口号,关键在于落实。如何纵深推进实现提质增效?”“我们明确目标,挂图作战,将任务分解到区队、班组,节奖超罚,挂钩兑现,千方百计提升成效……”
围绕“一降”主题,他们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收支”的原则,建立费用支出预警机制,严控预算外支出,严格杜绝超额支出。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前置审批、跟踪预测、分析控制、信息反馈、激励约束作用,提升整体预算执行质量,总体预算费用较去年同期降低10%以上。
在一线生产中,他们分解指标、挂图作战,掘进队克服顶板破碎,点多、面广、战线长等困难,日进尺保持在12米以上,工效提高5%以上。综采队在人员少、新工多、地质构造复杂的情况下,发挥自动化作业优势,合理调整人员,满足不同煤层工作面的出煤、检修和配采,创出优异成绩,吨煤成本大幅下降。
修旧利废深挖内潜
“旧‘铁鞋’,旧托盘,旧道钉,虽然单价并不高,但用量大,一件件修旧利废、积少成多,也是不小的节约。”节约办负责人拿着一提旧托盘,一边研究,一边告诉维修师傅。
老母坡煤业深谙“集腋成裘”之道,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勤俭节约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广泛开展“小节约、小回收、小窍门”降本增效活动,引导人人参与管理、深挖内潜、苦练内功、精打细算,使每名职工成为企业的经营者、效益的创造者、成本的控制者。
原本计划采购的两部打印机,更换配件后修好了,节约3000多元;卡轨车通讯装置,修旧利废,减少4部投入,节约1.12万元;努力减少外委修理,综采队、掘进队分别节约新材料投入费8.04万元、2.69万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真有账,小小的修旧利废,能带来这么大的收获,以后在工作中一定向先进学习,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公司成本管理精细化推进会上,与会人员兴高采烈地讨论着。
他们还坚持从生产源头入手,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定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围绕工艺优化、提高工效进行攻关,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生产实践中,设计出符合现场实际的优化创新课题,深入挖掘生产潜能,创出“高产高效”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