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煤公司洗选中心以创新促进步,向技术要效益,确定发展改革目标,全员参与,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采用“2+3”即两个片区加三大板块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分层次+搭平台+培人才+重奖励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智能化洗煤厂建设,工艺系统升级优化,炭基新产品研发,按下科技创新“快进键”,点燃绿色驱动“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插上“劲翼”。
今年以来,该中心修订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合理设置管控环节,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管理流程,同时加大考核力度,扎实推进科技项目立项实施。紧密结合三大板块生产实际,积极争取政府和公司科研资金,对科研项目争取做到实施一批、攻关一批、跟踪研究一批、成果转化一批,为中心积蓄发展能量。规范自主实施改造项目及科技攻关项目管理,严格审批备案,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并从中梳理具有创新性,新颖性的技术,申报专利保护中心及员工的技术成果。制订科技奖励办法,包含科技成果、科技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先进集体及个人等方面的评选奖励,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同时将职工获得的科技成果、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及科技论文与个人评优挂钩,充分激发职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性。建立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库,实施人才梯队建设“长板凳”计划,进一步扩大技术技能人才体量,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技能精湛的蓝领团队。打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在操作人员技能等级评聘的基础上,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等级师评聘机制,搭建专业技术人员成长“立交桥”,解决其职业发展过“独木桥”的问题。
同时建立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尊重规律,宽容失败,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自由驰骋,大胆尝试。系统性优化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环境,实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机制留人。广泛开展群众性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紧扣安全生产短板和现场薄弱环节,把准创新创效的着力点,将群众性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安全生产工作有效融合起来,引导员工围绕生产现场实际,开展小改进、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继续发挥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选表彰品牌效应,激发全员创新创效热情,营造“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新局面。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牵引作用,积极打造有利于劳模和员工创新创造的条件和环境,把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中心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人才的孵化器,不断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