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出来的节约经
“明亮,这些废旧的单体柱别急着扔,看看能不能拆解些零件下来再利用。”明亮停下手中的活朝师傅喊道:“孙师傅,这单体柱都坏成这样了,拆解零件也太费功夫啦!”
“诶诶诶!红江,你那些损坏的锚杆先别报废处理,就不能再研究研究修修看?”红江也紧接着说道:“这锚杆修起来难度可不小,还不如直接换新的呢!”
“二伟啊,这次回收的旧皮带,检查一下破损程度,说不定还能裁剪改造用在别处。”二伟也忍不住插话:“旧皮带破损这么严重,裁剪改造怕也不顶用啊!”
8月 12日,在义络煤业抽探队的工作间里,孙强师傅一如既往地扯着自己的大嗓门安排着工作,大家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时间工作间里“吵”成了一片。
孙师傅听着大家的“反驳”,更加激动地解释着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他挥舞着双手,声音愈发洪亮:“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困难和麻烦,大家要多进行尝试,要想想能节省多少成本?能为队里创造多少效益?”
说罢,孙师傅率先拿起这些废旧材料研究了起来,没过多久,那些被认为没用的废旧单体柱被孙师傅拆解出了不少可用的零件,被损坏的锚杆经过他的修理焕然一新,一个个废旧物品在孙师傅的手中“重获生机”。
大家目瞪口呆的看着孙师傅,一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明亮激动地说道:“师傅,我们这就去物料间,把废旧物品再搜刮一遍,看还能‘淘’到宝不!”孙师傅会心一笑,整个工作间里又忙碌了起来。
点评:在这个小小的工作间里,“吵”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看似吵吵闹闹的各抒己见,却碰撞出了节约的火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看似棘手的问题。这种“吵”,不是无谓的争执,而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对节约理念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