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主要带式输送机底部会有大量煤撒落,长时间无人清理会导致洒落的煤堆积在胶带机底部,引起各类事故。
按照规定,每半个月就要清理一次,一次需要安排30人次,既影响生产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重体力劳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创客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种可以自动清理胶带机底部洒落煤的机器人。彻底解决了煤矿一直依靠人力进行清煤的问题,而且在胶带机运行时也可以工作不影响生产。既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公司机电物资中心业务主管徐辉介绍道。
在柠条塔矿业公司,每位职工都是“能工巧匠”,在这里大大小小的创新随处可见,据统计自2016以来,职工种下的创新“种子”高达8613项。源源不断的创新项目,如何孵化?该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有了结果。
从“一人”到“一群”,从“单打独斗”到“组团作战”,该公司逐渐完善了一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灵活、政策完善、考核到位的全员双创“五步法”生态链。
在公司创客工厂里,职工可以提出想法,解决不了的问题配备专家帮忙解答。在创新研发的过程中,还配备了光固化3D打印机。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创新模型,微观地查找出创新项目中存在的不足,每个项目从实施加工到投入生产都由创客工厂独立完成。
据悉,为加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公司将全年提取工资总额的6%作为创客薪酬,进行分配奖励,获奖的创新项目,主创可以赢得一半奖金,按劳分配的制度约束加上创客薪酬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职工加入,目前职工参与创新率已达到98%。
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三秦工匠,现机电工区区长杨小鹏,他是第一波创新红利,由他开辟了公司首个智能化采掘创新工作室。近年来,他参与的先后攻克技术创新、岗位创新项目成果转化高达20余项,像这样的创新达人在公司取得头衔的高级技师有18人,技师26人,高级技工165人,还有更多源源不断的创新达人加入创新的行列,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坐好更加厚实的底座。
从创新点子开始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进程,该公司在持续调整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配方比例,不断优化创新“基地”,让茫茫煤海变成郁郁葱葱的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