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九里山矿通过找“痛”点、攀“高”点、落“实”点、增“效”点,不断提升机电运输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找“痛”点。
该矿对电费、租赁费等成本进行了深入对比,从“记账者”转变为“算账者”。积极梳理矿井设备闲置资产,依据设备台账,深入各区队进行调研、盘库,对配件、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实现闲置资产再利用;对井下闲置设备及时清点、回收、上交退租,全年节约租赁费660余万元。优化井下供电系统,科学增减负荷,实施新“避峰填谷”开泵制度,有效节约电费达91.3万元。
攀“高”点。
该矿组织机电运输管理人员先后前往鹤煤集团及永煤集团进行对标学习、找差距。在“带式输送机新型芳纶输送带应用技术、新型斜巷跑车防护装置的应用技术”等方面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另一方面,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和竞赛,今年以来共开展运输专业安全素质培训、东南风井主通风机司机应急培训等各类专业培训90次,累计培训4200余人次,举办矿级电工技能竞赛6次,560余人次参,不断提升机电运输队伍人员素质。
落“实”点。
该矿通过对每项工作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时间、定举措、定考核,进一步规范机电运输管理工作。扎实开展“五个一”工作,每月组织一次带式输送机专项检查、斜巷运输专项检查、采掘地区防爆专项检查、地面用电专项检查、采掘设备使用维护专项检查,全面提升矿井机电管理水平。注重完成专业薄弱环节管控计划,今年以来落实管控210人次,查处各类问题121条。
增“效”点。
该矿采用机修队为主、宏源厂配合、外委辅助的设备修理模式,逐步摸索潜水泵、电动滚筒等普通常用设备的维修,拓宽维修范围,降低设备外委修理费,全年节约修理费约2600万元。按照“能停则停、能减则减、能合则合”的原则对供电系统进行优化。持续开展创新创效,今年以来共申报35项机电运输创新成果,其中“煤矿井下水洁污分流工艺及成套装备研究”获河南省煤炭协会创新成果二等奖,全面促进“抓安全、控成本、增效益”机电管理体系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