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煤沟煤矿:“三把钥匙”开启职工幸福之门
海拔3500米的大煤沟煤矿,高寒缺氧、植被稀少,干旱少雨,空旷寂寥。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如何提高职工凝聚力,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近日,大煤沟煤矿给出了答案:通过创新实施“三把钥匙”,精准对接职工需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职工的幸福感“稳稳落地”。
倾听架起“连心桥”
“以前反映问题总没回音,现在矿领导每周都到区队来,面对面交流,现场解决问题,这种‘零距离’沟通,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综采队职工尤栾伟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一线职工的心声。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为把职工关爱落到实处,大煤沟煤矿以“倾听”为金钥匙,矿领导班子成员及包保科室负责人坚持每周至少两次深入基层区队,与职工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生活需求。并建立详细的沟通档案,确保职工的每一个诉求都能被听见、被重视。
“职工利益无小事,‘倾听’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带着责任和感情去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 大煤沟煤矿负责人胡延伟表示,“只有把职工的事放在心上,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落实奏响“实干曲”
“民以食为天”,职工的饮食不仅关乎健康,更关系到工作状态和生产效率。针对职工反映的饭菜品种单一问题,党委书记赵海峰及时召开专题会,要求相关部门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会议强调,要把职工饮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提高饭菜质量和品种多样性,让职工吃得饱、吃得好,吃出“家”的味道,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会后,后勤服务中心积极响应,迅速调整菜谱,在一周内推出了多款特色面食,不仅有千层饼、三鲜馅的包子、绵软可口的油饼,更精心准备了具有浓郁豫菜风味的河南捞面和洛阳南关牛肉汤。河南捞面,作为中原地区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配料,深受当地人喜爱。而洛阳南关牛肉汤,更是历史悠久,汤鲜味美,成为洛阳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美味可口的捞面,香气扑鼻的牛肉汤,不仅丰富了职工的餐桌,更让身在异乡的河南籍职工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感受到了矿区的温暖。中午时分,职工餐厅里座无虚席,职工们一边尝用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一边赞不绝口。
长效打造“幸福链”
为将职工关爱工作做深做实,大煤沟煤矿创新打造了“三清单”闭环管理机制:倾听职工心声,建立“需求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责任清单”;狠抓执行落实,形成“成果清单”。这一机制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责任落实为抓手,以成果检验为标准,确保好事做实,实事做好,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把钥匙不仅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也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幸福密码’” 赵海峰表示,“未来,我们将以‘三把钥匙’为抓手,持续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守护职工安全感,提升职工获得感,筑牢职工幸福感,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坚强动力!”
沈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