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长河中辗转,年的脚步,总是带着无尽的期盼与温情,踏入故乡陕西韩城的土地。每至年关,这座古老的小城便如同被岁月唤醒的诗画,弥漫着独有的韵味,那是镌刻在游子心中,永不磨灭的乡愁印记。
韩城的年,是从街头巷尾的热闹声中开始的。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乐章。红彤彤的灯笼挂满了摊位,像是冬日里燃烧的火焰,映照出人们脸上洋溢的喜悦。五彩斑斓的年画,精美的剪纸,每一件都诉说着对新年的美好憧憬。那剪纸,或如灵动的飞鸟,或似娇艳的花朵,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便将生活的希望与祝福,剪成了人间的烟火万象。
走进老巷,便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美食香气。韩城的美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母亲早早便忙碌起来,蒸花馍是她的拿手好戏。案板上,那一团团洁白的面团,在母亲的巧手下,逐渐幻化成栩栩如生的造型。刺猬驮红枣,寓意着招财进宝;鱼儿戏莲花,象征着连年有余。每一个花馍,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人的祝福。炉灶里的火舔着锅底,锅里的羊肉臊子翻滚着,浓郁的香味飘散在整个院子里。那臊子,肉香醇厚,调料的香气恰到好处,浇在劲道的面条上,吃上一口,从舌尖暖到心窝,让人直呼过瘾。
到了除夕,韩城的年味愈发浓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忙着贴春联、挂灯笼。那春联,墨香四溢,一笔一划间写满了对新年的祈愿。大门上、窗户旁,贴上喜庆的福字,仿佛将福气都迎进了家门。夜幕降临,鞭炮声便此起彼伏地响起来,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漆黑的天幕装点得五彩斑斓。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着团圆饭,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长辈们讲述着过去一年的故事,晚辈们聆听着,感受着家族的传承与温暖。饭桌上,自然少不了韩城的特色美食,合阳踅面,那独特的口感,油而不腻;羊肉饸络,浓郁鲜香,每一口都让人陶醉在故乡的味道里。
大年初一,韩城的大街小巷满是拜年的人群。人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笑容,见面互道一声“过年好”,浓浓的情谊便在这简单的问候中流淌。孩子们最为兴奋,手中紧紧握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如同握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他们穿梭在人群中,放着鞭炮,那清脆的响声,仿佛是对新年最热烈的欢呼。城隍庙里,香火鼎盛,人们怀着虔诚的心,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顺遂。古老的祭祀仪式,传承着千年的文化,让人们在这庄重的氛围中,感受到对天地、对祖先的敬畏。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的脚步逐渐远去,但韩城的年韵,却永远留在了心间。那热闹的集市、飘香的美食、喜庆的鞭炮、温暖的团圆,都成为了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想起故乡的年,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故乡的召唤,是家的味道,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永恒的沉香。(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