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心深处,有一群与时光竞速的巷道雕刻师。他们以钢铁意志重塑千米巷道的骨骼,用工匠精神编织矿井安全的经纬。当晨曦未至便深入地层,待星月当空仍鏖战煤海,日复一日与岩石为伴,年复一年同汗水相融——他们正是2024年度焦煤集团安全标杆区队九里山矿巷修队。
严管细培,筑牢安全防线
“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队长杨府红的这句话,成为班前会上雷打不动的警示钟。
该队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纲,严格推行隐患自查自纠、风险辨识预控等机制,要求所有管理人员做到“患查改到现场、措施落实到一线、问题解决在源头”,并将履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倒逼责任穿透式落地。
为抓好现场安全管理,该队以职工培训为抓手,通过现场实操教学、案例剖析会、“安全规程人人背”等活动,职工技能水平显著增强。在工程质量上,他们严格落实“技术队长—分管副队长—验收员—班组长”的四级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对施工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逐条分析、落实整改,近三年的工程质量持续提升。
智勇双全,攻克重重难关
去年X月,西皮带运输大巷平面矸仓扩修任务拉开序幕,要将2.5m×2m巷道改造成7m×7m超大断面,此前该矿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难度可想而知。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形成盲巷,他们决定采用导硐分台阶扩巷技术,将断面划分为7个区域,依托相互支撑的墙体逐段施工支护,并自制锚索钻机支撑架破解大角度锚索施工难题,最终历时X月啃下“硬骨头”
难题交给巷修队,在16轨道扩修期间,由于该地区运输压力大,要保障在轨道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所以从破矸、翻矸到装矸都必须靠人力作业。该队党支部书记郝英剑带领党员组建“突击队”,以“一米一米推进”的韧劲,硬是在人员紧、工期短的重压下提前X天完成126米扩修任务。
全年完成巷道掘进50米,巷道修理817米,锚网加固、整修巷道、落底等2000多米,铺设、回收电缆2000米,高效完成矿井制定的各项任务指标。
创新降本增实效
“我们通过建立班组成本核算看板,让每位职工都成为成本管控的明白人。”队长杨府红介绍道。该队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控深度融合,精准施策,全年累计节约材料费用12万元。
该队以精准、精细、精品的“三精”工程为抓手,构建起全方位管理体系。精准分析每月生产任务,材料费用分班组承包,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建立材料全流程跟踪台账,安排专人对成本进行统计、通报和分析;强化巷道扩修现场管理,积极开展“回收复用”活动,利用回收的旧材料加工成材料架、防护网等设施。
不仅如此,该队还围绕生产难题组织创新,研制的“便携式退锚器”退锚效率明显提升;设计的“风水管路快速连接装置”使管路拆装时间缩短50%;参与完成的“极复杂地质条件下突出厚煤层煤巷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些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不仅破解了安全生产难题,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郭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