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好大一棵树
春色宜人万树开,众多美景迎面来。唯有这棵树不开花也不结果,可年年春天在悄悄的发芽,这棵树叫香椿树,只有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才长出新芽。今天去赶集,见到一位农妇在卖新鲜香椿芽,过去一问价:25元一斤。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香椿芽市场价格这么高吗?我可是白吃白拿了好几年啊。 我的大舅哥家有十几棵香椿芽树,每到开春,他就打电话叫我们去拿香椿芽。所谓的拿:就是大哥用长长的杆子,杆子头有专用工具,高高举起在树枝上把刚刚发芽的嫩芽割下来,我们在树下拿塑料桶往里捡,直到装滿两三桶才结束。有好几年了没再吃上大哥的香椿芽。因为全村搬迁,住上新楼了,香椿芽树也没有了。 过去香椿芽在百姓家里就是一把盐腌着吃的小菜。是普普通通的菜。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一股潮流,吃“忆苦饭”,苦菜、野菜、荠菜、香椿芽都登上了大饭店,上了雅间,成为家庭生活的香饽饽。如今百姓家的香椿芽让大厨师顺潮流,制作出十多种饮食菜谱:炒鸡蛋;纯豆腐;炸面鱼;魚片汤;炒肉丝;拌凉粉;纯鸡;凉拌面等各种佳肴。凉拌面是我的最爱,早晨起来,煮一把挂面,热乎乎的捞出来,把香椿芽切成碎未,把适量的味极鲜、香油一一倒入碗中,然后再拌面,你吃吧,鲜香可口,舒服的让你回味无穷,陶醉在香椿芽的美味中,一碗不够,再来一碗。直吃的身上热气上升,嘴里还有香油的余味啊。这才放下筷子碗,说了一声:饱了。 香椿芽已进入到大众家庭,有条件的不管价格高低,见好就买。时间长了,医生发现了问题,他们提出:香椿芽是好菜,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健脾开胃,补湿壮阳,还能美容养颜……。 但是食用多了,对有些人己不适合多吃了,如有三种人不宜吃:过敏的人;脾胃虚弱的人;严重肝病的人。大夫是从病人中得出来的经验,也是一种大众饮食文化营养普及吧。听大夫的没有错。 香椿芽生长在灰白色的香椿树上 , 每年春天在万树开花争艳之际,它却不动声色的在干着自己的老本行,发芽长新枝,成为当年的新树杆。春天的阳光是温暖的,适合香椿芽生长,而鲜嫩的香椿芽生长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不香了,当地人的行话:老了。过了最佳时间,香椿芽就像吃了“尿素”一样,神灵般的生长,由小芽转眼间变成树叶,没几天就伸出胳膊腿,由三岁变十八岁,成了“中看不中吃”的树枝。香椿芽美味时间很短,一但错过就得等来年再享受。香椿芽卖得贵的原因就在这里,时间不等人,季节不等人,香椿芽的鲜嫩就在几天的时间。南方的“二道贩子”把香椿芽卖到二百元一斤,虽价格高可仍是大饭店的抢手货。春天给香椿芽带来了生机,也让农家院有了经济收入的来源。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新气象,也给生活添加了健康美食。 春天的花很美,但不如香椿芽实惠,虽不美可就是香。鲜嫩的叶子也在诉说着春天带来了喜悦,叶子欢快的喜悦,会散发出浓厚的自然香,叶子也像人一样,高兴了就“欢歌笑语”,向人们展示香椿芽的鲜美。古时候文学大家没发现香椿芽,只看到了花的外表美,借花挥墨迹,千古留绝句。假如是李白、杜甫有一个人吃上了香椿芽,喝上一壶地瓜干的老酒,四十二度的浓香酒,能让他们也会写下千古词语,香椿芽就不会是百姓家的树,会像洛阳牡丹一样,把树圈起来,专为朝庭上贡。可惜康熙三下南也没赶上香椿芽的味道,否则,今天的香椿芽一般人是吃不上的。 作者简介 张志明 烟台《北海文学》会员,龙口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