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春天
陕北的春天,风是一位粗犷又不失细腻的裁缝。在后半夜,它还在裁剪着雪片子,那刀子般的北风将二郎山的峭壁雕刻得更加嶙峋,青石阶上的残雪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山腰的老庙飞檐下挂着冰凌,风一吹过便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待到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风突然变得温柔起来。它轻轻掠过杏花滩公园的冰面,柳叶般的剪刀轻轻一划,沉睡的湖水便睁开了粼粼的眼波。岸边老柳树的枯枝上,不知何时已点缀满了米粒大小的芽苞,仿佛昨夜星辰落下时恰好嵌在了树杈之间。二郎山背阴处的残雪依旧坚硬,而向阳坡上的野桃树却已悄悄鼓起了胭脂般的苞蕾,早早地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有人认为陕北是没有春天的,似乎春天还未真正到来,夏天便迫不及待地接踵而至。受地形、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共同影响,陕北的春天确实来得晚一些,但一旦春风拂过,陕北的春天就如同朴实的陕北人一样,将整个冬天蜷缩的身体彻底舒展开来。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跟随父亲挖过粪、筛过粪,也跟着大人们往地里运送过粪肥,深知“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的道理。 在乡下,仲春时节,天地逐渐回暖。当窑洞顶上飘起袅袅炊烟时,庄户人早已套好了犁铧。老黄牛喷着白气,蹄子踩在解冻的黄土上,留下一个个油亮的脚印。只见陕北的汉子们身体微微前倾,左手扶着犁耙,右手挥舞着鞭子,一声声吆喝着“逮秋,逮秋”,驱使着耕牛翻开沉睡的土地。泥土的芬芳立刻弥漫在空气中,那是大地深处最醇厚的气息,是春天馈赠的第一份礼物,也是人们寄托深情与希望的开始。正如诗句所说“耕牛奋蹄辛勤播希望,农夫扬鞭流汗奏华章。” 放羊的老汉唱起了信天游,那悠扬的歌声在山梁和沟壑间回荡。他们用质朴而深情的嗓音歌唱着这片土地的故事,歌唱着春天的到来,歌声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城里,漫步在神木的街头巷尾,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街边的桃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含苞待放。那一朵朵粉嫩的花苞簇拥在枝头,宛如一群羞涩的少女,红着脸庞,相互依偎。有的花苞已经微微张开,露出娇艳的花蕊,恰似少女嘴角那一抹淡淡的微笑,清新而动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那是春天独有的芬芳,甜丝丝的,让人沉醉其中,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美好的时光。偶尔有几只蜜蜂嗡嗡地飞过,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它们是春天的使者,为这绚烂的春光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春天的神木,不仅有自然的美景,更有着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公园里,老人们悠然自得地晒着太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玩耍,他们奔跑、追逐,手中的风筝在蓝天中翱翔。年轻人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或是在小径上漫步欣赏四周的美景,或坐在长椅上轻声交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人们仿佛也被春天的活力所感染,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动力。 陕北的春天,终究还是到来了,带着希望,带着生机,也带着陕北人骨子里那份坚韧与期盼。